色彩
有一家人由于旧电视影像太模糊了,就买了一台新的,虽然新电视画面明确,色彩艳丽,比旧电视赏心悦目多了,但这家人看久了总感觉有点不对劲,而且开始怀念起旧电视的色调。习惯是非常可怕的,看惯了不正常的色调,反而没办法同意真的完美的色彩。试想假如大家的孩子整天看着那些色彩有偏差的图片,时间久了,反而没办法适应和鉴赏真的漂亮和清爽的色彩,那将是多么遗憾的事啊!
绘本的插画作为孩子最早接触的图画,色彩是选择和购买时最第一要考虑的。
小技巧:
在接触到的一些海外原版书中,我常见发现无论从图画色彩,印刷细腻度,与纸张质感方面,进口书确实常见优于国产书,但价格呼呼呼......五六十一本应该算实惠的吧。目前不少绘本馆提供了免费借阅服务,很经济便宜。
《I am a bunny》是我早期接触到的印象深刻地原版书之一,画面逼真、色彩明亮,语言简洁而富有诗意。作为大人,忍不住期待每次翻开画页时,自己置身于丛林中观看四季更迭的美好感觉,何况孩子呢?
松居直:生活的步伐与色彩维持着微妙的调和。我开始看重绘本的插画,由于这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绘画和艺术作品。假如大人做了正确的选择,孩子可以接触到最好看的的事物,相反,孩子将失去这个要紧的机会。
趣味性
绘本就像用放大镜来看平时的东西一般,好书用趣味盎然的方法,呈现孩子喜欢的事物,让孩子可以了解地看见,并且深深感动。先有乐趣,再感兴趣,松先生一直在贯穿这个理念,在孩子幼小的阶段,培养乐趣是最大的重任。制作绘本的人、买书的人和读书的人,假如能真的领会到这一点,就能与孩子心灵相通,获得孩子的信任并拥有与孩子在情感上的共鸣。
松居直:绘本对孩子而言,不仅仅是有用或有益的东西。就像大人享受念书的乐趣一样,孩子念书也应该是一种享受。因此,在想通过绘本教育孩子之前,让他们获得乐趣是尤为重要的。当孩子喜欢的书,大人也能乐在其中时,你就进入了孩子的世界。让孩子喜欢绘本的捷径就是爸爸妈妈自己先去喜欢。爸爸妈妈爱看书,孩子耳濡目染,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肯定想了解书里写了什么。如此大家在引导孩子看书这件事上就占了主动性。
表现真实事物
刚开始给婴幼儿看绘本,主如果帮助孩子用我们的双眼,确认事物的本质。通过绘本上的画,了解的认识日常熟知的事物。或是用真实的事物,来确认在绘本中所看到的。譬如在书上看到大象,到动物园再看到,印象就会格外深刻。或是见过的孩子,再看到书上的,就能回想并确认自己已有些经验。
这种认知类绘本,主如果让实物与图画在孩子心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验。由于是婴幼儿,所以更要让他们看到真实的东西。有的绘本把动物刻意画的像玩具一样,过于卡通可爱,完全感觉不到动物充满生命力的姿态及真实的外形。其实如此的书并不合适初级正处于认知期的婴幼儿翻看。
动物绘本是很合适婴幼儿阶段孩子的一类书。孩子对动物有种天生的好奇心,接近动物能让孩子树立尊重生命,爱惜动物的观念。